Search


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2.04 印度清奈】
印度清奈自上週(11月3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2.04 印度清奈】
印度清奈自上週(11月30日)連續降下一整個禮拜的豪雨,光是在過去48小時就已造成40餘人死亡,兩百多人受傷;截至目前估計總死亡人數已累積到270餘人。
  
清奈為印度第四大城市,是IT跟汽車工業重鎮,這次遭逢百年大雨,工廠被迫關閉,而清奈國際機場也因跑道泡水昨天停止營運。
  
印度總理莫迪(Narendra Modi)稍早開始巡視災區並派遣海、陸軍及國家救災部隊前往救災。莫迪上週在豪雨襲擊清奈時將大水災歸咎於氣候變遷,直接呼應了日前於巴黎舉行的氣候會議(COP21)。然而有不少專家指出,儘管氣候劇烈變化確實是造成水災的因素之一,但印度政府在於2008年提出一項大規模的城市建設時,並未考量清奈本身低窪地勢的本質,也未設想過自然災害的可能性。目前的清奈內的排水系統甚至無法負荷正常降雨量,城市內還有多達15萬件違規建設案。
  
豪雨已停了,全球氣候持續變化,但人類什麼時候才能擺脫亡羊補牢、事後補救的習慣?
  
(圖/美聯社:隨著氣球漂在水上的民眾。)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